当前位置:首页 > 第38页

梦里梦外思石庄

季健3年前 (2022-05-03)4592
梦里梦外思石庄
梦里梦外思石庄冒建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读着这首唐朝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名诗,让我想起的不是江南,而是我的故乡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我知道,多年来,虽然自己一直在外地工作,但是故乡石庄一直...

逐 梦

季健3年前 (2022-05-03)5143
逐 梦
逐 梦许耀宇  许婕  孙佳欣 红日照东方  遥望长城长五岳巍峨昆仑苍莽纵情驰骋在壮美的原野上放眼山河清秀  莺飞又草长明媚的春光  澎湃了海江凤凰涅槃蟠龙启翔心中有理想挺立民族脊...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5)——访如皋市子安琴馆馆主李子安

季健3年前 (2022-05-03)3743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5)——访如皋市子安琴馆馆主李子安
读书之我观——访如皋市子安琴馆馆主李子安 读书,单就这两个字,在信息化程度日渐加深的社会,听来就已经觉得难能可贵。街上、公交车里、饭桌上……看到的更多是老老少少捧着手机的情景。当然,通过网络方式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是整个社会趋势...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4)——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燕

季健3年前 (2022-05-02)3981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4)——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燕
你是我的温柔……——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陈燕 常人看来,外表文静的陈燕,好像是个有些无趣的人。从小到大,就只有读书一样爱好。其实,小时候的陈燕,是个挺淘气的孩子。敏于行更敏于言,口齿伶俐不识时务,到别人家做客,常弄得大人们尴尬无比...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3)——访如皋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倪玉琴

季健3年前 (2022-05-01)4410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3)——访如皋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倪玉琴
悦读,遇见最美的自己——访如皋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倪玉琴 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她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生活的日子里,有书香;读书的日子里,有生活。在寻找与驻足间,打开一本本飘着墨香的书,遇见微光,遇见自己,遇见美好。有人问倪...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季健3年前 (2022-04-30)3654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做一个“专业”的读书人——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杜新建 记得郭德纲在相声中曾谈及一个话题,相声艺人之间究竟比拼什么?他说拼到底的是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底蕴,就走不远。杜新建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文化可以让人远离浅薄与庸俗。其实,不仅相...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1)——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朱晓纯

季健3年前 (2022-04-29)4195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1)——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朱晓纯
书 香 人 生——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朱晓纯 再过十几天就是南大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的日子,朱晓纯与同学们相邀重游南大,积极筹划这次活动。已是深夜,图书馆和教室的灯都熄了,只有北院通宵教室里的灯还亮着,不少学生在那边挑灯夜读。漫步在春...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0)——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季健3年前 (2022-04-28)4010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20)——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只为快乐而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郝晓华 喜欢读书是郝晓华从小养成的习惯。他读完小学三年级,基本就能自己看书了。课余偷偷地看连环画书,俗称“小人书”。若遇到不认识的字,他的一个办法是联系上下文和画中的情景,“猜字”,另一个办法...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9)——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广英

季健3年前 (2022-04-27)3866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9)——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广英
岁月流逝涌诗情——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广英 在文坛渐渐寂寞和冷落的时候,如皋女作家朱广英在文学园地里默默地耕耘三十年。她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文学创作,先后出版《青春的印记》、《心灵的独白》、《水边佳丽》著作,多次荣获各级政府文艺奖,日...

如皋初中七年级美文汇编

季健3年前 (2022-04-26)3461
如皋初中七年级美文汇编
(一)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七(1)班  韩希那个晚上,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喧嚣的味道。几盏路灯照着人们前行的路,朦朦胧胧地。我漫步在街道上,无数汽车从眼前掠过,它们并没有在我眼前停留,唯有那个老人、那辆车、那面国旗、那幅牵动人心的画面,...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季健3年前 (2022-04-26)3268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8)——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行走于读写间的深情告白——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潘爱萍 身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定会是文章高手、著作等身。可谁会想到,潘爱萍竟有一段仇视读书、厌恶写作的心路历程。小学时的潘爱萍,活泼好动,性格外向。对读书写作,率性直言,不喜随流。她曾大...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7)——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季健3年前 (2022-04-25)4122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7)——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岁月静好书中来——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侯求学 生活总是无时无刻地催促我们迈步向前,启程、跋涉、暂歇、再启程。但不管我们的脚步走多远,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总有一份美好能伴随我们左右,毫不掩饰,毫无保留,顽固地沉淀在记忆最深处。有人说,...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6)——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响雷

季健3年前 (2022-04-24)4010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6)——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响雷
偷偷摸摸读书——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响雷 不知道有没有一种病叫做阅读焦虑症,如果有,响雷可能患上了。症状是这样的,想读书读不进,放下书又想读,反复发作。他是不愿意自揭伤疤的。在这个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他更多是通过手机、电脑浏览,看...

木蔷花开

季健3年前 (2022-04-23)3893
木蔷花开
木蔷花开如皋市实验小学  邹健美 又到了木蔷花朵开放的时候,想起某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记忆跟着感觉慢慢变得鲜活,爬满了墙头,飘香了村口。“人间四月芳菲尽”,当春天被一场花的暴风雨席卷而过之后,一切都趋于平静,该长叶子的长...

淘书乐

季健3年前 (2022-04-23)4079
淘书乐
淘 书 乐季健逛商场是一种乐趣,逛风景也是一种乐趣,而我觉得逛书店乐趣无穷。小时候,买不起新书,只能到图书馆去借阅。逢周日,早早去新华书店看“白大”(方言,免费的意思)书,一坐半天。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每周去看一部分。有些书甚至还没看完,下次...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5)——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璃华

季健3年前 (2022-04-23)2830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5)——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璃华
读书不觉已春深——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璃华 进了三月,寒潮就开始在春的追赶下,藏在了枯枝败叶里。一阵滚滚闷雷之后,烟雨湿了衣袖,花香染了乌鬓。在一个懒洋洋的午后,随着花开,璃华悄然而至。当她夹着自己出版的三部长篇小说《人生杂货铺》...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4)——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季健3年前 (2022-04-22)3990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4)——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阅读,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根生 鲁迅,作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历年来就被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而在咱们如皋就有一位研究鲁迅的专家,他就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如皋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根生。说到...

父亲的生日

季健3年前 (2022-04-21)3268
父亲的生日
父亲的生日彭红霞不出意外的,今年父亲的生日我仍然不可能回家给他祝寿了。自从远嫁异乡,回家便变成奢望,尤其是自上次回家因疫情一隔多久不能回来,想起就感觉后怕。怕什么呢,其实当然不是怕去了回不来,也不过是为了孩子要上学,还有需要那个能保生活的工...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3)——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季健3年前 (2022-04-21)3638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3)——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我与文字的千丝万缕情——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平美 因为念书甚少的原因,每每有人跟张平美谈及文字文学之类的字眼,她内心的卑微感不免油然而生。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手足无措,显得忐忑不安。“我一直以为,文字与文学那些事,与高学历高阅历以...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冒国军

季健3年前 (2022-04-20)3542
《阅读的力量》季健访谈录:“最美读书人”的故事(12)——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冒国军
阅读,人生何其快哉——访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冒国军   作为南通市骨干教师、如皋市学科带头人的冒国军,忙碌可想而知。虽为朋友,也难得遇上几次。每年联系他,不是在学校上课,就是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常常纳闷,他如此繁忙,自己的儿子是怎么去...